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3年6月4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特别策划 “FO”助力强化横向集成能力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用户体验

“FO”助力强化横向集成能力

□ 本报记者 林安东 阮希琼 见习记者 张卓然

20世纪80年代,唐纳德·诺曼首次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

如今,在全球汽车行业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革之际,以用户为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度被反复强调。

新能源汽车时代带来的变革,不仅仅体现在能源形式的转变上。在全新的驱动形式下,用传统的思路造车难以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

“我所在的科室负责产品的性能集成。以前的性能开发是围绕物理机械产品为核心的开发,更多地考虑整车的极限能力。而现在,我们则更聚焦用户体验。”整车性能负责人和整车重量开发FO林鹏说。FO是上汽创新研发总院在EP39项目中试点的全新策略,全称是Function Owner,指某一个领域或某一项功能的责任人。

“我们把以前需要跨部门一起做的、涉及当下用户遇到的一些痛点问题,以及与用户体验相关的功能或领域都列出来,配以相应的组织政策支持,也就是建立FO这个角色,开始强化我们的横向集成能力。”研发总院的李建设说。“通过EP39项目的实践,这套FO机制已经固化下来,可以向其他项目复制。无论是遇到过的,或者是全新的攻关点,我们很快就能找到一个总的FO牵头,灵活地拉动对应的团队成员进行技术攻关。”

聚焦体验,拆解需求

以往传统车开发过程中,发动机额定功率、峰值扭矩等参数决定了一辆车的性能极限,是考核工程师KPI的核心指标。但是,在用户日常使用过程中,车辆并不会高频次达到性能极限。这意味着这些性能指标往往与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关系不大。“相比零百加速时间、最高车速等传统动力性评价指标,中小油门下的动力响应才是用户更能直观感知的性能体验。同时,在电驱时代,动力已不再是性能短板,我们反而更需要关注并避免动力过强带来的‘晕车’抱怨。我们在车辆设计之初就要找到哪些属于‘过设计’,哪些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林鹏说。

据介绍,EP39项目主打长续航、大空间、电感化三个特点。“用户的安全需求、方便需求、品质需求、舒适性需求……这些都是EP39项目的关键指标。”整车尺寸空间FO卢青告诉记者。

这些用户需求被拆解之后,变成了一个个细化的设计需求。比如,在EP39增程式车型中,“电感化”被列为舒适性需求的重点之一。“电感化就是让用户对增程式车型在发动机运行时无感,类似纯电动汽车的驾驶感受。”电感化FO费彬彬说。

“我们希望车辆在低速行驶的时候,采用纯电驱动。而在高速行驶,外界噪音大一些的时候,让发动机启动,给电池补能。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让用户感受不到发动机的噪音,加强用户的驾驶体验。”费彬彬说。

又比如,EP39项目“长续航”这一需求被细分成了“整车重量开发”“风阻”“内阻”“电源管理和低压电耗”等多个技术层面。

“像汽车大灯、车机大屏这类低功耗的部件都属于低压功耗的范畴。而低压功耗每增加41瓦,平均下来,大约要少开八九公里。”电源管理和低压电耗FO冬哥表示,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EP39纯电版低压功耗降低了64瓦,相当于节约了1.5度电。

EP39项目经理顾嘉说:“通过大家的努力,用户实际驾驶下来的续航里程能更加接近标准工况下的数值。”

目标一致,保证结果最优

“以往项目前期制定的集成目标,最终落实到子系统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平衡而逐渐偏离目标。”内阻FO佳佳坦言。以前看到目标偏离,只能感到无奈。因为每个系统都有平衡和考量。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这里让一点,那里让一点,最终目标可能就‘飘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每个领域的FO有权拉动各个部门的系统级专家,围绕一个共同且明确的目标,不偏不离、一以贯之地落实下去。“FO就像一个掌舵者,这里让一点,那里就要收紧一点,确保目标最终落地。”佳佳说。

费彬彬也有同样的感受:“大家目标是明确的,但有时候目标之间相互是矛盾的。以电感化为例,有时候就会和动力性,油耗的目标矛盾。所以在制订策略之后,我们还需要对有影响的部分进行平衡或取舍,以确保将最终的整体用户体验做到最优。”

此外,每一位FO之间也会有沟通,在整车层面进一步平衡。冬哥表示,“像进气格栅,从低压功耗的角度来说,我们肯定是希望打开的。因为打开之后,车身的散热表现更佳,散热水泵的功耗就会降低。但是,对于风阻这个层面来说,进气格栅关上比较好,这样能使车头更光滑。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不会关注你的低压功耗如何,而是会评价你的续航里程,所以我们要去平衡谁的方案更能增加续航里程,那么就由另一方让步。”

打破部门墙,效率提升

“刚收到任务书时,我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按照以往的工作模式,EP39项目对风阻有如此高的要求,推进起来会很缓慢。”风阻FO辉仔说,“以前,如果遇到问题,我得向我的领导汇报,我的领导还得向核心总监汇报后,再向外面部门的领导汇报。每个部门层层汇报完,才能把问题推进下去。这还是很顺利的情况,如果不顺利,比如其他部门认为方案不行,要修改,那就意味着之前达成的一致全部推翻,重新再来。”辉仔坦言。

但辉仔渐渐发现,FO这个角色让他成功打破了部门墙,作为达成最终风阻目标的负责人,辉仔可以跨过层层汇报,迅速跨部门拉动造型设计、底盘等各个业务部门的专家,共同讨论,做出决策,完成攻关。

“比如,在造型方面,常规项目各个部门的沟通定型通常历时7个月,其间要完成几百场会议交流、上千次仿真计算。但对于EP39项目,我们只用了4个月时间,整个造型就已经达成共识了,仿真计算的次数也减少到700次左右。”辉仔说,“能做到这样的效率我是打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