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迪拜的上汽中东公司有29名员工,来自10个不同国家。他们因为MG的事业聚在同一间办公室,如同他们各自的祖国因为“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走到了一起。
这29个人有个明确的目标:让MG这个中国汽车品牌被中东消费者接纳,要先改变自身,进而改变他人的观念。
中国车“负面评价已成历史”
改变,从塑造品牌形象开始。
10月11日清晨,迪拜的气温已经直逼40℃。在郊区一间偌大的仓库里,市场营销公司杰尔的创意总监菲拉斯正指挥摄影师为MG拍摄一段视频。
“Action!(开拍)”随着菲拉斯一声令下,一台叉车载着MG汽车零部件在仓库过道上向前行驶。叉车左右,一排排零部件整齐地直堆到屋顶。菲拉斯已经为视频取好了宣传标语——“关怀之外”。
这段视频是MG塑造企业形象的一部分。菲拉斯说:“疫情期间,全球各大车企都饱受配件短缺之苦,我们拍这个视频就是要告诉中东消费者,MG在这里存放了充足的配件,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
这则视频的拍摄地是一间大型仓库,属于全球物流企业赫尔曼。MG在赫尔曼仓库中的备件可以为中东地区提供快速供货服务。赫尔曼的负责人卡吉说:“如果车主急需配件,我们能在一天内配送到位。”
MG存放配件的赫尔曼仓库从最初的2000平方米扩大到了现在的8000平方米。卡吉指着隔壁的另一间仓库说:“很快,那间仓库也要腾出来,给MG存放零部件。”
伴随品质、服务、形象同步提升,当地消费者对MG及中国汽车的认同度逐步提高。这也能从上汽中东公司的宣传策略看出来。
起初,MG在中东的推广口号是“生于英国”,强调品牌的英国血统。当时,这样的宣传策略让消费者对MG建立信任的确起了不少作用。上汽中东公司销售总监蔡文辉记得一位来自英国的购车者曾说:“过去在英国,我爸爸就开一辆MG,停在屋前的院子里。没想到在阿联酋也有MG。”凭着对MG品牌的温馨记忆,他买了一辆MG RX8。不久后,他又找到了蔡文辉,这次是为妻子买;再后来,又为儿子买了一辆MG。
如果说第一辆是源于情怀,那第二、第三辆一定不止于情怀。10月9日傍晚,在阿曼,消费者亚辛正在一家MG经销商处看车。他说,三年前为母亲买了一辆MG RX5,至今开得非常满意,后来又买过一辆MG 6。这次是为姐姐买一辆MG ONE——全家的第三辆MG。至于MG到底来自英国还是中国,亚辛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价格、造型、性能、售后、油耗……正是这些特性让亚辛一家选择第三次购买MG。
在使用“生于英国”的口号数年后,MG在中东的口号变成了“激情驱动”。
MG阿曼代理商MHD的总经理马赫什说:“以MG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在中东的品牌形象不是在改变,而是已经改变了。”源于对MG的信心,几年间,MHD在阿曼建立了13家销售门店。去年,MG在阿曼的销量已经冲到了第二位,仅次于长期处于第一位的丰田。当被问到未来三年的销售目标是什么时,马赫什毫不犹豫地回答:“第一。”当他说出这个目标时,身旁几名销售员都信心满满地点了点头——在几年前,如果一个中国品牌如此扬言,可能会被当作痴人说梦。
MG阿联酋代理商IEM的总经理希沙姆说:“对于中国品牌的负面评价已成历史。”
2022年,上汽成为中国首个海外年销破百万的车企,其中MG品牌全球年销量突破66万辆,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四连冠。MG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早些时候,上汽中东公司总经理汤姆·李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是沙特的汽车经销商Jiad的董事长,就是6年前婉拒了汤姆·李合作邀约的那位老朋友。这次,老朋友问的是:“我们能不能谈一谈MG在沙特的代理权?”
瞄准“后石油时代”转型开拓者
今天,在阿联酋和阿曼的道路上,电动汽车仍是少数。无论哪国品牌,出口到这里的汽车绝大部分仍是汽油车。
在迪拜的一间MG展厅里,一辆电动汽车放在了不显眼的角落。因为充电设施缺乏、政府未提供购车补贴、油价较低等原因,在阿联酋等中东国家,电动汽车还没能成为风尚。
不过,中东各国已在着手“后石油时代”转型。今年7月,阿联酋政府投资机构以11亿美元获得蔚来汽车7%股份。去年11月,沙特宣布开发自主电动汽车品牌Ceer,并与中国汽车品牌高合签订了56亿美元投资协议。
早在2019年,上汽就在中东推出了第一款纯电汽车MG ZS。汤姆·李说:“中东电动汽车市场刚刚起步,MG愿意做一个开拓者。MG电动汽车在欧洲等市场有多种车型及较高销量,时机一旦成熟,我们将迅速在中东投放。”
根据一份行业报告的展望,阿联酋政府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在2022年至2028年间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几年以后,谢赫扎伊德路上电动汽车也许将随处可见。
中国电动汽车进入中东市场将形成双赢局面。缺乏技术积累的中东国家,为建立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网,需要寻求外部技术。一位业内人士说:“世界上只有两种类型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
以基建享誉全球的中国,将是中东地区绿色转型的理想之选。(转载自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