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的生产线上,肩负上汽高端化重任的智己L6的面纱揭开,即将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50多公里之外的零束科技,被称作上汽“智慧脑”的中央大脑第一代ZXD1解决方案,正在为大规模上市进行最后冲刺。
再把视线转向位于昆山的清陶能源,上汽与清陶共同研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填补产业链空白的颠覆性创新技术产品,已在排产。
从敏捷的“身”到智慧的“脑”,再到强劲的“心”,集多项高科技创新于一身的智己L6,被上汽集团寄予厚望。
作为传统汽车行业巨头,上汽集团在2023年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按下了向新赛道转型的“加速键”。其中,智己便是上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旗舰品牌,智己L6更被视为“代表了智电技术领域全球顶尖水平”。
上汽集团正在加速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
近年来,上汽集团积极发力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加快向技术升级化、业务全球化、品牌高端化、体验极致化的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作为我国最早布局智能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当前,上汽集团正快马加鞭驶入“下半场”。
智己加速高端化,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
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就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远在万里之外的日内瓦车展上,智己L6以全球首秀的方式亮相汽车的发源地欧洲,并被海外媒体评价为“特斯拉Model 3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作为上汽集团高端智能化电动品牌,智己汽车代表了上汽集团整车智能化研发的最高技术水准。”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表示。
成立仅三年的智己汽车,正跻身智能电动车第一阵营。智己汽车副CTO项娇表示,智己汽车已经推出的三款车型集成了大量行业首创技术,甚至是独创技术。在智能驾驶方面,智己站稳第一梯队,全系产品具备高速高架NOA、城市NOA能力;智能座舱方面,智己率先打造“一键AI代驾”等行业新品类,得到年轻用户青睐;安全高效的“三电”技术对于“国家队”出身的智己汽车来说,更可谓“最长板”。
在项娇看来,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智己自研的VMC数字底盘,这一智己独创的驾控系统将实现对传统汽车控制的迁跃性突破,相当于为汽车植入了“小脑”,实现了车辆在前后、左右、上下六个自由度上驾控能力的融合。
VMC将赋予智能汽车更加敏捷的“身”,将车辆的驾控提升到全新的层次,车辆在不同驾驶模式和各种路况,始终能保持车身稳定,为用户带来安全体验和舒适体验。
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智己汽车可谓收获颇丰。2023年全年,智己汽车的交付量达到了3.83万辆。而今年1月,在上海地区,LS6车型更是实现了对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超越。
在智能化能力更新迭代上,智己也跑出了新的“上汽速度”。在过去的一年中,智己的车机系统IMOS迭代了13次,整车大规模软件OTA升级也多达8次。
“产品成功的根本是科技创新。”项娇表示,“智己LS6是‘黑科技’成就爆款的典型。L6将是其后又一次技术阶跃,运用了更多创新武器。”
固态电池就是其中之一。上汽固态电池将在智己L6上首发上车,令智己驶入“千公里续航”时代。此外,在智能化方面,L6的车机系统IMOS将搭载全新一代旗舰芯片,构筑颠覆性的座舱体验。
技术筑基强根,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从而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在上汽集团,创新技术研发应用正在为其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核心技术能力。
作为国内最早实现量产交付的固态电池企业之一,上汽清陶的固态电池技术就是以颠覆式创新赋能智己汽车的鲜活例证。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是许多“从0到1”式突破不断涌现的过程。清陶能源总经理、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固态电池技术不是对现有技术路线的增量或升级,而是一项颠覆性的创新技术,无论是能量密度、安全性,还是成本,都有着明显优势。
李峥表示,动力电池看似简单,实则对多个方面性能都有要求。无论是能量密度、使用寿命,还是充电速度,追求单一指标都不难,难的是“既要、又要、还要”,“我们希望把最高端的技术赋能到上汽最高端的品牌上,做出一款公认的、具有性价比的高端产品。好马配好鞍,创造出‘1+1>2’的效果。”
颠覆式创新无法一蹴而就,对于清陶而言,最大的困难不是被国外“卡脖子”,而是产业链的空白。清陶成立之初,从材料、工艺到制造设备都没有配套企业,甚至连“抄作业”的机会都没有。
以关键设备“电解质复合机”为例,李峥介绍,这一设备被用于固态电解质在正极表面成型,是制造固态电池的关键一环。然而,业内并无先例。清陶的“突击队”从无到有把这台设备从概念搬进了工厂。
时至今日,在清陶工厂的产线上,公司自研的制造设备占比已经接近50%,不断填补产业链的空白。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联合筹备的全固态电池准量产级生产线也将于今年动工,这条产线即将承载行业内最具前瞻性的全固态电池技术布局。
李峥介绍,2027年或2028年,上汽与清陶联合开发的全固态电池有望被搭载上车,为上汽旗下更多产品更好地赋能。
集团全链创新,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生态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尤其在我国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更要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不久前,零束科技软硬一体实车测试工程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开始了中央大脑第一代ZXD1的极寒测试。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40℃的凌晨五点半,却是工程师最忙碌的时刻。严苛的测试完成后,中央大脑第一代ZXD1就将跟随智己新车走向市场。
零束科技首席架构师张健琼表示,这套解决方案其实是在去年9月份才开始对接上车、导入量产。不久之后,这套解决方案就会跟随整车走向市场。
相较于行业平均水平,零束科技的解决方案开发周期更短。在张健琼看来,这主要得益于背靠上汽集团的产业生态,“零束最新的解决方案都可以很快迭代到量产项目上,这是由于上汽集团提供了平台,我们能够和整车项目无缝衔接。别人还在找客户的时候,零束已经可以直接上车了。”(节选自澎湃新闻,作者:吴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