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4年7月21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声音 新能源车市观察:升级、增换主导,充换共进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能源车市观察:升级、增换主导,充换共进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在全球36个国家设有50家分支机构。作为一家独立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已成功运营于全球各主要市场,而中国是其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罗兰贝格进入中国市场30余年以来,已为众多中外企业提供战略、运营及业绩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目前,罗兰贝格已在中国成立5个办事处,拥有360余名咨询顾问。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市场增长的强劲动力。

新格局之中,中国纯电动车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接受度增加,对更智能、品质更好的车辆更加向往。另一方面,产业端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内卷”现象更加严重,终端价格难以提升,使得产业链整体承受压力。

市场蓬勃向上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驶入快车道:市场驱动主导,需求、供给“双轮齐发”

2021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为主导。

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新车销量渗透率上升至33%,预计2024年全年可站上40%的高位。

技术突破叠加基建完善,纯电动车主导中国汽车行业未来

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纯电动车主导。2023年,纯电动新车销售渗透率为23%,混动/增程车产品渗透率也达到11%。

中短期来看,混动/增程车型将凭借其在价格、续航里程、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保持较快增长。但是,长期而言,纯电动车仍是行业终局:一方面,纯电动车的制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纯电动车技术、补能体系、基建进一步成熟,纯电动车的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扩充。我们预计纯电动车将在2035年实现超过70%的新车销售渗透率,成为中国乘用车消费者的主流选择。

中国本土品牌强势崛起,传统车企突围挑战

本土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激增,塑造品牌新秩序。聚焦纯电动车市场,2023年纯电动车市场中国品牌占有率高达78%。

外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相对较弱的纯电动车产品力。外资/合资车企对中国消费者及市场洞察的滞后、投资定力不足、转型速度慢阻碍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展。

渗透率持续提升

购车需求不减,升级仍是主流,纯电动车接受度趋同燃油车

1.购车人群基盘持续扩大,但迈入增换购存量市场。中国乘用车市场正在逐步进入存量时代。预计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购车用户中,增换购占比将上升至80%。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率先迈入以增换购需求为主导的存量时代。大数据显示,燃油车车主已经并且将持续作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客群。

2.居民收入稳步提升,购车支付能力持续增强。其中,增换购人群消费升级明显,高端车用户预算不减。结合国内增换购数据分析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在增换购后,车辆价格不低于当前车价。同时,高端车用户(30万元以上,下同)增换购预算同样倾向于维持不变或者增加。经济增速放缓时期,消费者更倾向于理性选择高性价比产品。汽车等昂贵的耐用消费品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断崖式降级。

3.纯电动车购买意愿增加,并且纯电动车车主忠诚度高,流失率低。汽车消费者对纯电动车产品的接受度日益增加,并且纯电动车用户对产品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将纯电动车纳入考量的车主占比已高达98%。同时,一旦消费者购买了纯电动车产品,就表明他们对纯电动车产品/技术拥有极高的忠诚度。

补能体系进化,商业模式迭代,纯电动车后顾之忧逐步减少

1.充换电技术协同发展,解决用户痛点。充电与换电作为两种技术路线,冲突的声音越来越小,场景化协同的效果越来越明显,通过满足用户的多种场景需求提升补能体验。随着充换电技术的发展,媲美燃油车体验指日可待。

2.补能商业模式创新,提升车企盈利空间。车电分离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一次性购车投入,可充可换也降低了用户购车的心理门槛。补能成为新环节,车企可拓展新的盈利模式。尤其对于高端品牌,品牌专属的补能体验更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

3.国家政策推动行业发展,生态持续扩大。充换电标准体系建设加速。国家层面同步鼓励包括V2G、虚拟电厂、虚拟电力交易等商业模式创新。

智能技术升级,产业生态完善,支撑纯电动车长期进化

1.智能驾驶商业应用提速,应用场景更贴近用户日常城市行车的需求。NOA加速上车,增强产品的实用性与用户黏性。而城市NOA对用户常用路线的覆盖及日常功能表现将大幅提升用户黏性,成为未来车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所在。

2.智能驾驶运营开启试点,完善生态并增强用户黏性。智能化运营逐步试点,生态合作助力解决用户痛点。

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助力行业稳步长足发展。随着产业规模扩大,“三电”、智能化部件的成本也将得到进一步控制,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稳定长足发展。

高端纯电动车市场未来可期

从需求侧来看,中国消费者对中高端纯电动车的接受度有所提升。从供给侧来看,车企持续品牌向上和投放高端产品将提振市场。高端纯电动车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至2023年间,30万元以上纯电动车销量占比从14%上升至19%,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高端纯电动车市场(30万元以上):场景突破vs品牌延续,竞争日益激烈

高端纯电动车市场车型数量激增,满足多元需求。预计未来三年内,将有近80款30万元以上新纯电车型投放市场,在智能化、续航能力、驾驶辅助等方面持续突破,为用户带来更加极致的体验,推动高端纯电动车市场持续向好。

中国本土品牌在高端纯电动车场景化持续高举高打,在夯实中小型车领先地位基础上,向大型车拓展。中国品牌在纯电动车产品的规划与投放上具有明显的人群精细化、场景化特征,通过占据空白场景,实现新品牌对消费者心智的占领。随着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创新优势的不断提升,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持续积累,中国本土品牌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到了传统豪华品牌的优势领域。

传统豪华品牌以品牌积淀与产品传承切入,抓住原有客户群体的青睐,延续高端市场份额。传统豪华品牌在30万元以上高端乘用车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黏性。豪华品牌车企以此为核心,通过对自身经典产品的传承和快速追赶的纯电技术,加大对高端纯电动车市场的市场教育和逐步渗透,期望以此为核心,扩大自身在中国纯电动车市场的市场份额。

中端纯电动车市场(10万30万元):极致“卷”性价比,红海市场形成

2021年至2023年间,尽管新纯电车型数量由每年43款降至40款,10万~30万元价位纯电动车市场依然是主机厂投放新车型数量最多、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

不少车企在中端纯电动车市场持续采用高配置、低价格策略,过去只出现在高端车上的配置,如空气悬架,抬头显示等,如今在30万元以下车型上也开始出现。这让中端纯电动车“红海”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车企或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

低端纯电动车市场(10万元以下):盈利困局凸显,车企放缓步伐

2021年至2023年间,新发布的纯电车型数量由每年22款降至12款,市场体量有所萎缩。本土品牌作为10万元以下纯电动车市场的主力军,以低价策略快速打开市场。然而,低价竞争也导致车企利润微薄,经营陷入困境,部分车企已经逐步退出市场或转战其他价位区间,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与此同时,由于县域经济活力的不断增强及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推进,下沉市场的燃油车替代将成为10万元以下纯电动车市场的关键消费场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