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4年12月15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上汽大众40周年特刊 中国汽车产业链与上汽大众的40年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汽车产业链与上汽大众的40年

□ 本报记者 阮希琼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中,上汽大众不仅是中国合资企业的先行者,更是中国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推动者。40年来,从最早的跟随学习到后来的自主设计,再到如今的合作共创,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上汽大众。

福耀玻璃生产线

延锋最新发布的XiM25智能座舱

跟随学习,工业化水准迈上新台阶

40年前,中国的汽车产业基础薄弱。1984年,上汽大众成立,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汽大众诞生,带领我们迈入了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工业发展阶段。”延锋国际总经理臧纯高说。延锋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36年,1978年进入汽车行业,经历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全过程,如今已经是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延锋一路发展至今的重要基石,起点恰恰来自当年上汽大众的桑塔纳国产化项目。

当时,为了满足德国的大众汽车集团对于方向盘的严苛标准,延锋在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借贷28万美元,重金引进了德国发泡技术及先进的配套设备。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攻坚,延锋实现了方向盘的国产化供应。

“通过桑塔纳项目,我们跟德国人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成熟的产品和工艺、标准化的流程,让我们的工业水准大幅度提升,也帮助我们提炼总结,让原有的技术更加系统化。”臧纯高说。

“上汽大众一开始是用全CKD散件进口的方式来生产桑塔纳的,为了提高国产化率,需要有潜力的本土化供应商合作,我们也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客户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引领我们向前走。”福耀集团副总裁张玲玲回忆说。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1996年,上汽大众桑塔纳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0%。也正是这一年,福耀玻璃在上汽大众实现了从售后市场到前装量产的华丽转型。

桑塔纳的成功国产化,带动了400多家像延锋、福耀玻璃一样的高质量零部件企业成熟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壮大。

自主研发,用全球视野进行战略布局

如果将桑塔纳视为引领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大规模工业化时代的象征,那么“神车”朗逸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从模仿学习向自主创新设计的重要转变。

“最早的桑塔纳项目,我们可以称其为按图开发,而朗逸不一样,它是上汽大众自主开发的。那时,上汽大众和主要的供应商合作,根据中国市场需求设计这个产品。”张玲玲说,“现在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一直在讲要做本土化,事实上,在这一块,上汽大众做得是最靠前的。”

臧纯高说,“与上汽大众的合作,也为我们打开了全球视野,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的脉搏。”

如今的延锋,不仅是中国国内零部件企业的龙头。它在全球18个国家建立了约200个生产研发基地、12个全球研发中心和5600多名研发专家团队,同步开展产品开发。

“上汽大众帮助我们理解了一个全球化车企是怎么运作供应链的。”张玲玲说。如今,在中国汽车玻璃行业中,福耀玻璃的市占率达到63%,在全球市场中达到市占率20%。

专注于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的德赛西威也是中国汽车产业链出海的先行者之一。从参与桑塔纳国产化起步,德赛西威的步伐已经从中国走向了新加坡、欧洲、日本等市场。

共创共赢,为新时代注入新活力

40年后的今天,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的挑战,上汽大众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上汽大众在深化与现有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以更开放的态度,积极拓展新时代“朋友圈”,寻找电动智能化的中国之路、超越之路。

零束科技就是其中一家。今年5月20日,在签署深化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后,上汽与奥迪深化合作,联合开发新一代智能数字平台。在这个新的平台中,零束科技成为数字底座和智能化体验的缔造者。

“在(软件)研发方面,我们需要合作伙伴。”在履新后不久的一次采访中,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公开亮明了态度。

“我们与上汽大众的整零关系正在从Tier 1供应商向Tier 0.5供应商转变。智能汽车是一个融合的整体,边界变得模糊,必须站在用户的角度、站在整车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到全局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零束科技CEO李君说,他十分感谢这个新时代所带来的机遇,能让零束科技这家年仅4岁的中国初创企业与上汽大众这家拥有40年深厚底蕴的合资公司共创共赢,为新时代注入新活力。

除了零束科技,上汽大众还与科大讯飞、华为、卓驭(原大疆车载)等科技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将中国的技术反哺到合资企业中。这些合作涵盖了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电动化等多个领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