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5年3月16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市场与产品

按日期检索

三月 2025
3
4
01
203040506070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售后锁客大战升级,售后业务加速被重构?

从“终身质保”到“一口价”,传统车企正在进化成新势力的模样。传统车企凭借“一口价”,再次抓住了车主的眼球。

近期,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再度下探入门车款价格,喊出“帝豪一口价4.89万元”等口号;日产、凯迪拉克、丰田、大众等合资品牌也跟上“一口价”的风潮,绑定热销车型,试图跟上新势力品牌“大干快上”的节奏。

传统车企与4S店能否扭转颓势?

“终身质保”权益源于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从特斯拉到比亚迪,均以此为早期车主兜底。这一概念产品爆火之后,奇瑞在2023年将“终身质保”扩大到包括燃油车在内的全系车型,并在2024年进一步扩大到官方二手车体系。

从效果来看,奇瑞2023年销量大增54%,全年销售189.82万辆;2024年更是创历史新高,全年销量猛增至260.39万辆。

据一线销售人员反馈,“终身质保”权益对于车主购车决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奇瑞旗下捷途品牌,在热门车型“旅行者”上市之初,更是将刻有“终身质保”的金属铭牌嵌在D柱,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不难发现,各家车企质保条款中的重要一项,就是车主需要严格按照用车手册,在4S店定期保养。值得注意的是,经销商对于“终身质保”条款带来的益处,并未完全满足。典型案例是部分4S店“两头通吃”,即本应履约更换的配件,让车主自费维修或降级为副厂件,而从车企拿到的原厂件另做销售。此类事件在“黑猫投诉”平台并不罕见。

可以说,车企对于经销商监管的严格程度,决定了近年来“终身质保”政策的执行效果。类似的,近期传统品牌“一口价”的落实,也与监管力度密切相关。

有销售人员表示,“一口价”模式对于人气较差的门店来说,并不友好。在产品力尚未修复的时候,失去原本的定价空间,只会让新车销售出现更大的亏损,甚至影响到售后业务的开展。

而不同于以往“延保”“终身保养”等套餐,计划推行的“终身质保”将以附加权益的形式赠予车主,车主只需按照用户手册严格到店保养即可,而且门店保养价格也会控制在周边社会修理厂价格的120%以内,“一口价”是门店业务调整的机会窗口。

在“压库”等动态成本问题尚未化解之前,无论是“终身质保”还是“一口价”,总有门店迫于生存压力,将执行导向带偏。

售后锁客大战加码

即使困难重重,传统车企改革的决心依然坚决。就策略来看,传统车企(尤其是合资车企)率先解决的是产品和渠道冗杂问题。此前“丰田两汽计划合并”的传言中,重点提到了类似卡罗拉、雷凌等“双生车型”的合并。与此相对应的,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现有4S店存在严重冗余。

某车企内部人士透露,“一口价”模式的推广可以看作信号,即以车企预留的销售利润,作为判断4S店经营能否持续经营的红线,财务状况不佳或经营潜力较弱的门店将被取消授权。这正与各车企“轻量化”的转型目标契合。

进一步考量,传统4S店的Spare Parts(零配件提供)和Support(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职能正在削弱,并且笼络车主的能力越来越差。换句话说,车主在未来3-5年时间里从4S店流失几乎成为必然。对于车企来说,开辟4S店之外的配件销售及维保渠道,成为保证利润的重要一环。

正因如此,质保条款的设置受到车企格外重视,尤其是比亚迪、奇瑞等品牌成功锁定车主,让不少车企找到强化售后服务的思路。传统车企靠质保强控车主的手段主要有两点:一是传统车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涉及“三电”系统的切入口;二是车机、激光雷达等智能化配置,基于行车安全的设备锁。这正是现有修理厂难以突破的授权。这正与修理厂的体感一致,即新车保养的机会越来越少,硬核维修手艺只能在老车上施展开来。

以前,车主做完首保就有可能流失到修理厂,现在有了“终身质保”的束缚,保养与事故大修都有可能被锁在4S店,这对修理厂的业务将带来更深远的影响。2025年的车市,注定是拼服务、拼售后等更高阶的竞争。(文章来源:AC汽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