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次的上海国际车展又如期到来了。“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100个人眼中也有100个上海国际车展。观众的职业背景不同、年龄大小不一、审美情趣的差异,对同一车展的期许自然不尽一样。
抱着探寻“最大公约数”的心情,笔者对今年上海国际车展的期盼
希望展示一个四要四不要的“饕餮”汽车盛宴。
展品要精致,不要庞杂
众所周知,国际顶级车展是人们观察未来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地区或全球首发的新车、代表未来方向的概念车、极具价值的特色车、消费者热捧狂追的品牌车、“互联网+(汽车)”等,此类展品才配得上“精致”两字。
展会是为观众零距离亲密接触“精致”展品创造机会而搭建的平台。
像上海这样的国际级大都市,川流不息地行驶在大街小巷的交通工具,国产的世界的各类品牌、各种车型,已经应有尽有,目不暇接,本身是个永不落幕的“国际汽车博览会”。
如果让一些已经上市的车型、已经量产的车型,一般改进车型充斥展会,岂不成了庞杂的汽车“大聚会”,既令观众失望,也亵渎了国际车展的声誉。
环境要雅致,不要嘈杂
大凡国际顶级车展,其展品无论是变速箱、发动机,还是整车,都该极具国际范儿,都是一件件“艺术珍品”,赏心悦目;至于那些解剖了的变速箱、发动机乃至整车,更是极致的“艺术珍品”。对这些艺术极品,多数观众抱有敬意,有的静观默察,有的流连忘返,有的要问个究竟,有个观展获得感,才不虚此一看。
观众希望展会“提供雅致的观展氛围、营造舒适的观展环境”。
可是,以往高分贝音乐、高频率广播宣传、声嘶力竭的喧嚣,一片嘈杂,此起彼伏,混乱不堪,似大卖场般吆喝,不仅令观众烦躁不已,叫苦不迭,而且玷污了国际车展名声。
推介要精彩,不要花招
上海国际车展,几经易地,从市中心的上海展览馆,到浦东的博览中心,今年迁入大虹桥的国家会展中心,其规模和硬件,与国外知名车展相比,并不逊色,甚至已经超越。
办展方、参展商对企业和品牌的宣传,新产品、新技术的推介,该做足功课。要精彩生动,不要卖弄花招,一味地起用美女帅男,摆姿做态秀场,烘托“香车”,导致明星模特成“卖点”,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遭人诟病。好在本届上海国际车展,早有舆论放出,规矩已经前移,“禁模”尘埃落定。
不过,香车美女可否相得益彰,关键是摆正香车美女的关系,香车是主体,美女则是陪衬。
国外知名车展不乏成熟案例,其严格筛选的模特,务必经过严格培训,能声情并茂地介绍展品,熟练地宣传企业品牌,得体而自然,鲜活而生辉。
定位要精准,不要浮华
16届上海国际车展,历经30年。30年来,它见证了我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和全球汽车第一大市场的确立。
我国两年一次轮番举办的京沪车展,已经正式步入国际A级车展行列,能与北美、日内瓦、法兰克福、巴黎和东京等国际车展比肩。全球最具赞誉的几家汽车大展,之所以常年不衰,精准定位和形成特色是重要原因。
本届上海车展乃至以后中国京沪两大车展,精准定位极其重要,要具有国际范儿,又具自身特点,呈现中国元素,让观众能感受到汽车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语重心长,鼓励汽车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在国际竞争中强筋健骨、发展壮大”。移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第16届上海国际车展,不仅展会要“创新·升级”,而且要助推汽车业创新升级。展馆内实物实景,场馆外论坛风暴,都应成为“中国制造2025”目标和“互联网+”行动进展宣示的国际平台。
汽车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必将加快汽车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完成我国汽车“由大国向强国”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