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0年1月5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市场动态 2020车市:负增长下机会在哪儿? 2020车市:负增长下机会在哪儿? 2020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0车市:负增长下机会在哪儿?

对于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走势,不少机构及专家均认为不甚乐观。

在“2020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预计2020年汽车销量为2531万辆,同比下降2%。不同机构对2020年我国车市的预期均为负增长。谷歌大中华区资深预测算法顾问丁思涵通过基于80个变量的数学模型,预测今年我国车市降幅为6.6%。IHS Automotive中国区销量预测高级经理林怀滨预测的中国轻型车(6吨以下)销量为2477万辆,同比下降0.33%。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143万辆,同比增长0.5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则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降幅将大幅收窄,中长期销量仍处于4%-5%的潜在增长区间。

也有专家持谨慎乐观态度。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预判2020年国内汽车销量或增长1%。其中,乘用车销量或增长1%。

三大负面因素影响

一是宏观经济稳中有降;二是底层消费者就业及消费受损;三是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发酵。

短期内,影响2020年车市的负面因素并不会消失。例如,在谈及住房对汽车消费的挤压效应时,王青表示,我国居民杠杆率从20%上升到50%仅用了10年时间,过高和发展过快两大矛盾在短期内消化不了,不可避免地对汽车消费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没有负债的居民占比为44%。其中,作为汽车消费主力的“90后”,人均负债12万元。

有专家表示,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和GDP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除非GDP增速跌破5%,否则政府不太可能再出台类似于此前购置税优惠的强刺激政策,尤其在中美“脱钩”趋于长期化的背景下。

分析影响2020年国内车市的不利因素,中汽协方面认为2%负增长的结论基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稳中有降;二是底层消费者就业及消费受损;三是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发酵。这三大因素还将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影响汽车市场。

向存量市场转变

高房价透支居民购买力,并进一步影响劳动力成本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市场需求趋于阶段性饱和。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表示,2018年中国汽车产量出现自1990年以来首次年产量同比下降,也是28年来首次下降,降幅为4.1%,2019年继续下降。江源表示,汽车市场这种下降不是偶然的个别因素所导致的,而是短、中、长期多种因素交织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短期因素看,汽车排放标准提高的进程过快,“国五”“国六”排放标准切换和老旧车型的政策缺乏有序合理的过渡安排,导致预期不稳,部分消费者购车和换购观望情绪加重。从中期因素看,高房价透支居民购买力,形成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居住类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持续大幅上升,累积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并进一步影响劳动力成本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从长期因素看,中国汽车产量从1990年的不到100万辆增长到2017年最高时的2900万辆,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前几年,汽车市场之所以还能维持增长,主要得益于乘用车向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下沉,以及一二线城市消费者SUV车型的换购。现在,SUV和普通轿车的产销比例已接近1∶1,这两个支撑目前都遭遇瓶颈,市场需求趋于阶段性饱和,汽车市场进入存量市场争夺阶段,阶段性放缓就难以避免。

汽车市场结构性增长

高端车型是未来消费主流;新车和二手车两大市场的互动性增强

多个因素影响2020年汽车市场走势,包括“汽车领域的消费刺激政策”因落地时滞或效果不及预期引发消费者观望,一定程度上延缓购车需求;“国六”提前实施和增值税下调,引发消费者对进一步降价的预期。实施区域多,影响面积大,对消费者心理、厂家排产和经销商都带来巨大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豪华车销量逆市增长显示了消费升级的趋势。值得关注的是,二手车市场的表现好于新车市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认为,这些特点充分反映了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过去大家更多关注增量,而现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5亿辆,存量市场成为必须要面对和关注的焦点。需要盘活存量来拉动增量,通过提高置换率来拉动新车销售,增强新车和二手车两大市场的互动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二手车市场潜力远没有释放。罗磊称,中国二手车市场保有量今年将突破2.7亿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手车保有量市场。“重视二手车流通,会让我们的新车卖得更好。”今年会是二手车市场更加蓬勃发展的一年。

深化供给侧改革

要建立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生态圈,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战略转型中加快变革。

目前,汽车工业总体下行压力较大,但积极因素也在增多。例如,汽车行业新品推出较快等,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陆续推出,对年轻消费群体会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当下的汽车产品已经不是单一的零部件组装,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中国制造的汽车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端,甚至形成了西方国家汽车企业竞相模仿、学习和合作的趋势。

沈进军认为,目前以产品为导向的汽车产业链模式已不可持续,必须对其进行重构,要建立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生态圈。汽车生产企业应改变生产方式,将“以产定销转为以销定产”,更加关注渠道的健康程度,并对合理的库存达成共识。同时,经销商要将核心的竞争力聚焦到提升运营效率、提高消费者体验和满意度上。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处长吴卫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理应承担新的使命,要做到三个方面:第一,必须摆脱“依附于人”和“受制于人”,真正形成自立、自强、敢于创新的优势。第二,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实现真正的优胜劣汰,培育优秀企业。第三,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战略转型中加快变革。

防止掉入多元化陷阱

不少企业在脱实向虚后陷入困境,增强危机紧迫感更为重要。

江源指出,汽车行业中有不少热衷于追求风口,急于实现追赶式、跨越式发展和弯道超车的企业,其缺乏打造百年老店的实业心态,主业尚未深耕就掉入多元化陷阱,在脱实向虚后陷入困境。

正如中汽协副秘书长姚杰所言,相比所预测数据本身,找到市场下跌原因,增强危机紧迫感更为重要,这才是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摘编自新浪、搜狐等媒体综合报道观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