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要突破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等先进汽车电子以及轻量化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各级供应商现状
整车厂的直属配件厂或子公司、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国内的独资或合资公司、规模较大的民营汽车配件企业构成了汽车产业链上的主要一级供应商。
二级供应商竞争较为激烈,产品技术水平、价格、成本是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该类企业对市场反映灵敏,经营机制灵活,产品专业性较强。该层次内龙头企业部分产品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三级供应商主要为规模较小的零部件供应企业,它们依靠部分低端配套产品和为中大型配套企业加工维持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缺乏核心竞争力。
行业仍有巨大空间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在汽车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相较国际平均水平仍然偏低。因此,无论是从我国汽车行业增长空间,还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规律来看,未来几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尽管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创新要素已经形成一定积累,创新环境逐步向好,同时,零部件行业作为我国构筑汽车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拥有较大的发展机遇。
产业布局集群化 产品生产集成化
出于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供货周期、提高协同能力的目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般选择在整车厂附近区域设立生产基地,因而产业布局集群化的趋势越发明显。此外,整车厂为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竞争力,在产品开发时普遍采用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的模式,从而对零部件供应商集成化生产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最终促使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的生产模式逐步向系统化、模块化方向转变。
产业整合重组加快
消费者对汽车的价格敏感性变得更为强烈,从而对零部件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零部件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规模和品牌经济效应,通过大规模的组织生产、运输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供货能力及品牌知名度。因此,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升整体规模并降低生产成本将是零部件企业未来着力提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模块化与轻量化 推动产业变革
由于汽车制造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逐步得到完善并应用到生产环节。随着模块化技术的逐步推广,汽车制造商将大幅减少汽车零部件采购数量,同时推动采购模式由“单品采购”变为“模块采购”。零部件产品单一的厂商未来或将被整合,甚至被市场淘汰。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的创新为优秀零部件厂商带来发展机遇,并最终帮助其实现弯道超车。未来,新能源电池、电机壳体、底盘副车架、转向系统等都将采用更轻、更高强度的材料以减轻重量。 (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