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增速放缓,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则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不仅整车出口数量增幅超过50%,而且很多零部件出口企业也—直忙于“加班加点”,其中,包括记者日前实地走访的浦江万赛摩擦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赛公司”)。
海外市场出口需求有泡沫
万赛公司创建于2003年,专业生产从自行车、摩托车,到汽车及工程机械等所需的各类盘式刹车片。其中,汽车刹车片约占公司产品份额的90%,并几乎全部出口海外市场。万赛公司现有厂房面积3.5万平方米,年产量逾1400万套,产品型号有1400多种。去年,万赛公司在邻近现有厂房的工业园区内开工兴建占地50亩的新生产基地,为公司的全面升级搭建新平台。
虽然出口市场形势持续向好,但是,万赛公司董事长洪建栋在采访过程中却反复强调说,本土企业不能只满足赚取制造加工(代工)环节的微薄利润,否则只能始终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眼巴巴地看着海外客户只需“倒倒手”,就可获得比自己“血汗钱”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润。
据专家介绍,为了降低成本,发达国家将产品制造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已成难以逆转的潮流。例如,我国现已成为轮胎、铝合金轮毂及刹车片生产大国,北美市场约有六成刹车片“中国制造(含外资企业的在华工厂)”。
洪建栋表示,跨国企业在中国寻求本土供应商时,通常会同时与多家企业商洽以确保其效益的最大化,这便在行业内倍增了各采购商的真实需求。事实上,受采购商“大订单”的诱惑及其他意图的驱动,本土供应商开始迫不及待地圈地建厂。但是,当这些产能都释放出来时,势必会出现产能过剩,届时,本土供应商为了争市场,将不得不进行压价竞争,令海外采购商“渔翁得利”。
本土企业中端市场有胜算
洪建栋认为,在汽车配件完整的价值链上,除了制造加工环节外,还包括品牌、经销渠道(含仓储及物流)和研发设计等环节。跨国企业在中国采购,只是将制造加工这个环节转移到国内,其仍紧紧把握着品牌、经销渠道和研发设计等关键环节。—旦“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被削弱,这些制造加工业务则可能转移至印度、墨西哥、巴西,或者以后的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因此,本土零部件供应商需要在品牌、经销渠道和研发设计等方面加强建设,通过产业升级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以确保自身在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据洪建栋介绍,其将于今年8月20日投产的新生产基地在规划之初,已不再将产能扩展作为重点。例如,首期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规划中,并没有包括办公大楼,而是率先兴建了工程技术中心。在已投入的约1亿元投资中,超过60%用于购买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验测试设备。为了进—步改善生产环境和提升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及质量稳定性,万赛公司新厂采用了自动配料系统、融入自身工艺诀窍的定制压机、两条韩国进口的后处理机加工自动流水线等业内领先装备。
多年来,万赛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达到销售额的6%以上,先后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近50项。洪建栋说,注重研发和品质是万赛公司的立足之本。同时,万赛公司—直致力于品牌建设。截至去年底,“Winsafe”商标已经在全球15个国家成功注册。
谈到海外市场的经销渠道时,洪建栋坦言,国内汽配企业还非常依赖诸如NAPA、Autozone等国际品牌的经销渠道。没有品牌,不可能产生产品溢价;没有自主的海外经销渠道,也很难拥有产品议价权,只能获得制造加工环节微薄的“辛苦费”。由于国内汽配行业存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现状,使得本土企业很少能具备在海外自建经销渠道的经济实力和管理经验。为此,万赛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海外市场建立适合本土企业自身条件的高效、精简且自主的经销渠道。
最后,洪建栋表示,在出口市场上,相比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在品牌和经销渠道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是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应该强化的重点。如果能弥补品牌和经销渠道两块“短板”,加上“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本土企业至少可在中端产品上与国际品牌—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