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2年3月4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观点

按日期检索

三月 2012
3
4
010203
4050607080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官场”带动市场

□ 作者 诗想

2月24日,工信部发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此次选用的车型不仅对排量有限制,而且清一色都是国产车,外资和合资企业的车型没有一款入选。

如此旗帜鲜明的《目录》,如此振聋发聩的消息,如此昂扬激荡的举措,如此深得人心的抉择,对于刚刚经历了去年极端寒冬的自主品牌汽车而言,恰似三春晖,好比及时雨。

自主品牌车企经过多年发展,无论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产品品质和销售服务上都有了长足进步,与合资品牌车型的距离正在逐渐缩小,但却因为品牌溢价能力相对不足,美誉度较低,而无法得到政府采购认可,更难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而今,《目录》的平台专为自主品牌汽车搭建,专为自主品牌汽车开放,党和国家高级领导干部乘坐国产自主品牌汽车,那表率作用、示范效应就大了去了,无疑将大大提升自主品牌的美誉度及溢价能力。其实,无论是一般性公车采购,还是省部级官员用车,提升自主品牌份额,实在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同等价位和排量下,如果上一级的领导带头乘坐自主品牌汽车,下一级的官员还敢乘坐合资品牌汽车吗?官场上从来不可逾矩,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出场登台必然依次鱼贯而行,若有谁不按这不成文的规矩乱走,谁也就离下台的时间不远了。官场上历来马首是瞻,一把手喜好喝茅台,沿级而下,皆喝茅台;一把手爱抽黄鹤楼,拾级而上,莫不从之。假如省市一把手亲自带头乘坐自主品牌汽车,从厅部级一直到县团级的几套班子,任谁也不敢再坐合资车或进口车。

从国际惯例来看,公务车采用自主品牌无可厚非,且不论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甚至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用车也是清一色的自主品牌。

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执行,在执行中会不会走样,对待走样的官员如何惩戒,这才是《目录》正式出台后的关键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