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临近年终岁末之时,各家汽车生产企业正全力“冲销量”,为力求在2014年企业销量排行榜中谋得一个好的座次角逐。
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在年度销售量的统计上历来有“藏销量”或“压库存”两种调节手法。根据今年下半年汽车市场逐渐疲软的态势来看,今年在销售数据上“藏销量”的企业可能屈指可数,而“压库存”的企业肯定不在少数。
果不其然,12月1日举行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月度形势分析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5.7%,比上月上升了10.7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了50%的警戒线;2014年1-10月平均库存系数为1.55(1.5为警戒线),同比增长4.6%。从6月份开始库存明显加大,临近年底经销商库存压力显著加大,预计11月份库存系数将达到2。
从汽车流通协会得到的信息来看,“压库存”不是现在才临时抱佛脚的,而是从下半年就已陆续开始,只是接近年底力度更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认为,汽车生产企业不按市场需求生产,向经销商转嫁压力,使经销商库存压力继续加大,经营状况持续恶化。他们表示,将向包括工信部、商务部在内的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必要时将拿起法律武器为经销商争取相应的合法权益。
一边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汽车销量总体将增长7%,虽不及年初预测的8%-10%,却也可面露喜色。另一边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强调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加,近七成经销商面临亏损,非合理库存接近1000亿元,甚至到了提出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的地步,似乎满是忧虑。
你说,到了2015年年初,当真的看到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7%的统计数据时,究竟是该让人喜呢,还是该使人忧呢?
我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1998年以前,汽车工业只统计产量数据,同时统计产量和销量数据是从1999年开始的。由于在原机械工业部汽车司时期,汽车工业企业就已建立了完善的统计网络和统计制度,因而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汇总的全国汽车产销量数据,虽然是企业自行申报的,但还是唯一可以全面反映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的信息来源。因为缺少汽车的零售销售量(或称终端销售量)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往便习惯将汽车工业企业的销量数据当作汽车市场上的销量数据来使用,以此来判断汽车市场的变化。
如果汽车经销商始终保持合理的库存,那么以企业的销量来估计市场的销量也大致可以;但当经销商库存大量增加时,再用企业的销量来替代市场的销量,就会对市场需求作出错误判断。
以今年为例,如果剔除经销商因销售规模扩大而增加的合理库存和生产企业转嫁的不合理库存,今年汽车市场的实际增速将不是7%,而只是2%或者更低。这次由于代表汽车经销商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强烈反应,才使我国汽车行业统计中长期存在的这一问题凸显出来。
要完整反映汽车行业有关汽车数量的年度情况,大致需要生产企业产量、生产企业销量、经销商零售量、出口量、进口量、新车注册量、保有量等数据。这是一个完整的数据链,各项数据之间存在内在的勾稽关系,可以全面反映汽车行业各个环节的数量变化情况。具备这些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和了解生产企业及经销商的库存变化和汽车报废量等数据。由于汽车生产企业的销量中包含着本企业出口汽车的数量,而市场的销量还包括进口汽车的数量,因此经销商零售量或新车注册量才是真实地反映汽车市场的需求量。其中尤以新车注册量最为可靠,可以完全排除人为调节因素的干扰。而目前在我国汽车数量统计中缺少的恰恰正是经销商零售量和新车注册量这两个最能反映市场真实需求的关键数据,使得我国汽车市场的观察始终有一点雾里看花的感觉。
前几年,每次召开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汽车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连续数年呼吁公布年度新车注册量数据,结果是年年呼吁,年年依旧如同石沉大海。
其实,全国年度分车型大类的新车注册量数据无任何秘密可言,有关主管部门以事涉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布纯属托词。
目前,国务院正在推进政府部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只要不是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都应当公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真诚希望在政务信息公开的大趋势下,新车注册量数据公开这一问题能尽快得以解决。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大国和汽车消费大国,中国的汽车市场不仅国内汽车业界极为关心,世界汽车业界也非常关注。
准确了解国内汽车市场的需求,对我国汽车工业合理规划产能投资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看,尽早公布新车注册量数据不但必需,而且必要。
待到有了新车注册量数据那一天,看到汽车生产企业销量增长数据时就再也不会有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的疑虑,也不会再有是信还是不信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