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5年3月15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观点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汽车业发展大方向 莫让“汽车产能过剩”总是老生常谈 豪车祭出“高性能”玩的是什么?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豪车祭出“高性能”玩的是什么?

□ 作者 颜光明

无论是宝马、奔驰,还是奥迪,大家都仅仅把这些车看做是普通的高端车而已。

然而,一些车迷还是以某种标签来作攀比,甚至把它当作与众不同的标识,那就是高性能车,或叫个性化车,也叫运动型车。

如何来识别这些标签呢?

有人说,同样是拥有豪车,有没有这小小的标签则是大不同的,这不仅显示出车主的身价,还是一句炫耀的暗语。

不过,这更像是厂家手里的底牌、提升品牌力的兴奋剂。

比如,宝马车的尾部标上“M”,那就意味着这是“宝马中的宝马”,识货的人就会用羡慕的眼光打量此车,自然会发现无论是3系还是5系,甚至是6系,尾部的排气管都是双排的。尽管外形大同小异,而内在的性能则有天壤之别。这种威风当油门轰起来时会让你血脉偾张。

同样,奥迪在车尾标上一个小小的“RS”,那身价也将大大的不同。近年来,奥迪多次在上海赛车场举行“RS”车的上市活动,借助赛道打出了“奥迪高性能车”的概念。这还不算,其每年还在上赛道上举行“RS”杯赛事,让竞争对手坐立不安。

奔驰也不甘示弱,以“AMG”的名义在中国举行驾驶培训,招来不少铁杆粉丝和专业车迷。一位赛车手以数万元的培训费参加为期仅两天的“驾驶培训”,觉得受益匪浅。除了原F1车手哈基宁作为总教头外,还有一批专业的老外当助手,在上赛道上肆意狂奔,车迷在过足了赛车瘾之外,还能学到驾驶赛车的要领。重要的是,该培训使车手认识了什么叫“AMG”,还与原F1冠军,赛车明星哈基宁有了深度接触的机会。

这些标签既是豪车明争暗斗的秘密武器,也是一种品牌营销的手段。

如果追溯这些标签的来源,不难发现,这都是源自对量产车不满意的专业改装,以满足速度或比赛需要,而后再被厂家收编或成为关联的汽车专业改装企业,有的则受此启发专门成立了运动部,小批量生产标准的特殊车辆。

但不管以什么名义,这些特殊车型走的都是“小众化的极品”路子,进行二度打造(改装),作为拥有含金量的“特装车型”往母品牌上贴金。

“每一辆AMG都是属于专属车型,上面有特殊标志。”奔驰AMG的负责人曾这样说,每款车的发动机都要进行特殊的调校和改装,与量产车有明显的区别,甚至还要标上专职工程师的名号。当然,这既是对车主的尊崇,也是把普通做成不普通的一种噱头。

有一年,宝马在北京举行了一场以“霹雳闪电”为主题的M品牌车舞晚会,以运动的名义,把宝马高性能车介绍给中国媒体和他们的车主,将轮胎的焦煳味和刺耳的漂移营造为如电闪雷鸣般的霹雳,震撼了全场,留下了“何为汽车运动”的印痕。有人说宝马X之旅已经够刺激了,开过宝马M级车那才叫真过瘾。

当宝马、奔驰都把自己的顶级豪车和性能车推荐给中国消费者,表现出不遗余力的态势时,奥迪坐不住了,把推出高性能车当作重新打造品牌核心价值的支撑点。除了冠名上海赛车场外,其在国内主要赛车场都挂上了奥迪LOGO,把运动车的气势做到了铺天盖地。所谓的高性能,在奥迪的解释中就是个性化的运动车。利用赛道把汽车性能展示到极致,这既是德国人的玩法,也是回归性能至上的初始狂野。

近年来,随着奔驰、宝马、奥迪流通量的增加,人们给它们起了一个简单的外号叫ABB。这既是传统豪车的代表,也是德系三大豪车的俗称。在多年观察中不难发现,凡是被简称的车都与一定的销量和熟悉度有关。不可否认,这都与狂轰滥炸的广告和各种名堂的活动有关,有人形容这种气势叫“烧钱”,尤其是新车上市,排场之大,要远胜于一场盛大的演唱晚会,有的还会动用北京的太庙、鸟巢,上航母下海南、登长城去世博园等,整合中国软硬资源无所不能,为其品牌涂脂抹粉,占据文化和舆论高地,强势夺人。

从这样的角度看,一部中国汽车营销史,也就是外资品牌的宣传史。“豪车营销就是用钱砸出来的霸气。”知情人道出了这种粗鄙的真实。由此产生的豪车泛滥,就连很多外国人都瞠目结舌,羡慕中国人真有钱。由此产生了“没有最好,只有最贵”的土豪消费逻辑,大行其道,攀比成风。从法拉利到保时捷,以及奥迪等,近年来,豪车厂商把营销的亮点都放在了上赛道上举行的单一品牌赛事,以满足高端消费人群的需求。由此应运而生的“高性能车”的概念被放大,悄然走红,除了奔驰、宝马、奥迪祭出AMG、M-POWER、RS之外,其他车型和品牌也在跟进,都想利用回归汽车初始的狂野,点燃赛道烽火,进行商业炒作,争抢高端客户源。

所谓的高性能车,就是满足个性化、合法的标准改装车。厂家热衷于对这种车型的传播旨在对技术实力的彰显和对研发能力的炫耀。尽管这些都是小众车型,但它是品牌竞争的撒手锏,也是“展露肌肉”最简单的方法。

在汽车消费开始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打出“高性能车”的旗号,表面看是“性能至上”狂野的回潮,背后则是新一轮竞争开始登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