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6年3月13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海外|Global 汽车广告里汽车不是主角 汽车广告里汽车不是主角 高田之痛,中国企业之福?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部门连发40则招聘启事 迈凯伦研发纯电动超跑 丰田为视觉障碍者研提供导航服务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田之痛,中国企业之福?

中国零部件企业试图重构安全气囊市场

据彭博社报道,一家“非巨头级”的中国企业,趁日本气囊巨头高田公司深陷召回泥潭之际,试图通过收购一家“小型”美国气囊制造商,来撼动目前由少数零部件公司控制着的汽车安全气囊市场。

成立于2004年的宁波杰森电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件供应商之一,其主要客户不乏通用、大众这样的著名汽车制造商。杰森电子于今年2月斥资9.2亿美元收购美国气囊制造商Key Safety。

就在3个月前,美国政府就因11起由高田气囊引起的死亡事故而对高田公司进行了罚款,并勒令其逐步淘汰改款产品。高田的危机“造福”了其他几家零部件供应商的安全气囊业务。为了替换66亿个有潜在危险的高田气囊,瑞典的Autoliv、日本的大赛璐(Daicel)、德国的采埃孚接到的安全气囊订单纷至沓来。

高田失去的市场份额将被上述三家零部件巨头逐渐蚕食。尽管中国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中国尚未出现掌握话语权的本土安全气囊供应商。杰森电子公司将高田丑闻作为攻入安全气囊行业的完美契机,其CEO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高田将很难从这件事中恢复过来,而且还会面临破产的危险,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进入安全气囊行业的天赐良机。安全气囊市场将从以前的四分天下变为三足鼎立的局势,因此机会提高了不少。”

杰森电子试图通过收购Key Safety获得其现有的车辆安全技术。而Key Safety早在两年前就已开始着手拓展自己的安全气囊推进剂业务,其今年的利润也将随之上涨25%,达到25亿美元。其中,一半的利润来自安全气囊业务。

IHS分析师Matteo Fini表示:“中国近两年的汽车技术研发水平有所上升,但主要的先进汽车技术还是由海外企业研发的。”不过,杰森电子的CEO却充满了信心:“我不觉得我们的技术水平比那些世界领先供应商差。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打算把杰森电子打造成这个领域的前三甲。”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