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双11”,“购物车”里加了什么优惠商品成了大家的谈资。
几天前,一位宝马车主跟我说,他在途虎的天猫旗舰店购买了宝马配套的马牌轮胎、刹车片、雨刮器等商品。“这一类型的轮胎买三送一,还有满减优惠,真是太划算了。”折算下来,一个轮胎大概只需900元人民币。在问道“买了去哪儿装”的时候,车主又给我指点了迷津:“现在你在网上买好了配件,可以选择自己装或者是免费配送到指定服务门店安装,这些都是途虎的自营店。以前我也去朋友的修车店装过,比这个贵不少。”
我又追问:“您就不考虑去宝马的4S店?”这位车主立刻表示拒绝:“那就是个无底洞,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了。”
近年来,汽车及汽车配件在线上销售的势头越来越热,特别是今年7月1日《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打破了此前品牌授权为核心的4S店销售模式,不少消费者拍手称快。
据中国汽车品牌网站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意向购车者表示“快捷,减少不必要的流程”(77%)和“价格更加优惠”(75%)是他们乐意使用在线购车的主要原因。这项数据其实也从侧面暴露出了线下经销商存在的两个核心问题:交易流程复杂费时、价格不透明。
无论是新车销售,还是二手车销售,在前期汽车电商和4S店的交锋中,前者处于下风。汽车电商“烧钱”补贴售价却缺少售后服务的窘境,让其经历资本“寒冬”的“大浪淘沙”,反而使其更注重与主机厂的合作、深耕线下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这也使得这些电商平台的集客能力越来越强。调查发现,我国汽车经销商有超过七成的集客来自汽车之家、易车网两大电商平台。此外,像上汽车享等O2O平台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关注。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在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对于依然占据我国汽车后市场主体地位的4S店,中国消费者“货比三家”的消费场景不灭,4S店模式短期内还有生存空间。但一味走老路,离淘汰就不远了。
最终颠覆4S店模式的会是汽车电商吗?我想也未必。
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传统车企开始向未来出行服务商转型升级,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将来“卖车靠定制,修车靠换件”。而最终胜出的必然是能带给用户更好服务体验、能让经销商节约成本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