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热销,推动着国内动力电池的快速发展。日前,由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和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动力电池系统产业化”项目获得了2017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如今,该项目已获得10项专利。“动力电池系统产业化”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上海捷能电池系统部总监、上海捷新公司总经理陆珂伟告诉记者,“此前,上汽的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已经获得国内多个技术奖项,而我们这一次的申报,则把关键点落在了‘产业化’上。”
“产业化”并非一朝一夕
如何降低电池成本、提高使用效率,是每个争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企渴望拥有的“本领”。
陆珂伟告诉记者,电池管理系统(BMS)是决定电池系统性能、寿命的重要因素,是整车厂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也是上汽新能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必备技术。2013年,荣威e550和E50项目陆续投产,上汽便开始了自主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短短几年已初见成效——目前,上汽已经掌握了除电芯以外的动力电池研发和生产的全部关键技术。
有了前期一系列对技术难题的攻克,“产业化”三个字才能扎实推进。
2016年7月,捷新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通过工信部审核,获得准入的车用动力电池系统企业。随后,“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组持续优化电池模组和电池包产线的工艺,对关键设备进行国产化设计和改造,积极与国内供应商共同开发或优化产线工艺和设备,降低了产线设备的投资,提高了产能。目前,电池包产能达到28JPH。捷新公司积极支持上汽新能源战略,荣威eRX5、荣威ERX5等新能源车型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它们的“内芯”正是搭载着由此技术不断改进而来的电池包。
“有梦想”才能走得更远
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在“动力电池系统产业化”项目10位主要完成人的名单上,有半数人员是80后,最年轻的要数1986年出生的王怡菲。在项目攻关阶段才二十多岁的她,如今已拥有了比同龄人更成熟的逻辑思维,以及丰富的电池电芯开发经验,“我从2011年进入捷能公司就参与了这个项目。起初能力不足的时候,会有很多老师来帮我,团队成员还会一起出谋划策。虽然经常加班加点,但我不觉得苦,反而因为学到了知识和本领乐在其中。”
作为团队中资深的“带头大哥”,70后的陆珂伟笑言,“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在上汽工作。我觉得这里是做新能源汽车最好的平台。我们有整车厂协助,有技术、有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信心、有梦想。”
通过一个个项目攻关,捷新公司和捷能公司培养出了一支国内一流的动力电池研发和制造团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精益制造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这为上汽电动车的大规模生产制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捷新公司已累计生产交付超过7万套动力电池包。
当上汽插上“动力电池”的翅膀,上汽新能源汽车无疑完成了从研发到制造整个产业链的布局,扫除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包产能供应不足之忧,为节节诞生“爆款”新能源车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