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0年1月24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观点 推广新能源车要「粮草先行」 让自主品牌在世界舞台起舞 车市也会有“阿凡达” 两位董事长沪上“密谈”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自主品牌在世界舞台起舞

□ 作者 严瑶

不到100天,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对自主品牌而言,这不失为一次向全球展示中国智慧的良机。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上海考察工作。其间,他多次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努力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自主创新”“发展自主品牌”再次作为发展战略,被提到国家高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国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2009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居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占乘用车销售总量45%。自主品牌经过多年成长,不仅在销量上实现成倍增长,而且在产品品质上也有了很大提升。2009年,汽车产销破千万辆的成绩单,让中国坐上“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交椅,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实现出海跨洋、兼容并进、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希望。

培育民族品牌,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手段。以品牌做龙头,才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缺乏自主品牌,则必然处在国际分工的低端,只赚取廉价的加工费。我们并没有忘记,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生产大量质低价廉的鞋,使“温州鞋”与假冒伪劣连在了一起;曾几何时,我国出口一件衬衣平均只能赚0.3美元,出口8亿件衬衣的利润只能买到1架空客A380飞机。在微薄利润支撑自主品牌走过的初始岁月,“卖10辆QQ不如卖一辆雅阁”,依然是我们难以承受的“痛”,又何谈在利润相对较丰厚的中高端市场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下?

当然,品牌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许多海外知名汽车厂商都有着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他们在产品的制造和技术上有着很深的沉淀。中国汽车工业与之相比,还只是“绿柳才黄半未匀”。但是,这决不能成为我们妄自菲薄的理由,中国汽车业要向高端、高品质发展,必须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掌握核心技术,走以“自主品牌”取胜之路,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能否从“制造”向“创造”转变的关键。

科特勒在《新竞争》中指出:“日本营销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全球视为一个潜在的市场。有了这种胸襟和眼光,日本制造的产品陆续出现在世界主要市场,并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眼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将举行,这不仅是一次与世界交流的契机,更是我国自主品牌迈向世界的重要时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中国汽车业显然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2010年,上汽集团把自主品牌的发展放在重点位置,并希望到下一个五年计划,自主品牌总量超过50万辆。同时,千方百计确保近千辆新能源汽车在世博会期间安全可靠运行。在世博会这个超大型的舞台上,抓住契机,促使一批本土企业和自主品牌的国际化,必将大幅提升上海乃至全国的竞争力,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