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上汽集团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是:强化节能目标考核,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夯实能源管理基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能源汽车,培育节能服务产业,打造绿色供应链,实施污染综合治理。
一、强化节能目标考核,加强能源利用监测。一是抓节能目标分解落实。从2007年开始,上汽分解考核目标,将节能指标纳入对企业年度经营业绩的考核,实行对重点用能企业考核的全覆盖,落实节能主体责任,增强了企业的节能意识。二是加强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上汽实施了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并要求所有重点企业将能耗指标纳入KPI体系,每月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分析监控,各企业每季度上报用能状况;对有问题的企业进行专题分析,督促整改。
二、大力推进节能改造,积极推广最佳实践。一是以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为抓手,充分利用政府扶持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进步,加大节能降耗投入。上汽积极推进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技改项目。二是积极实施工业锅炉改造,实施蒸汽管道联网改造,优化锅炉使用。
三、夯实能源管理基础,加强节能队伍建设。一是用3年时间完成了全部29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通过能源审计,找出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各企业根据能源审计结果,制订整改方案。二是加强节能条线管理,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圆满完成世博运营任务。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上汽长远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汽提供了1100多辆燃料电池观光车、纯电动观光车、超级电容客车、纯电动客车、燃料电池客车、燃料电池轿车和混合动力车辆,圆满完成世博示范运营任务。据统计,1147辆新能源汽车共节约燃油2811吨,减排二氧化碳8854吨,减排有害排放物285吨。其中,园区内的新能源汽车节约燃油2143吨,减排二氧化碳6752吨,减排有害排放物217吨,为营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同时,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也向大家展示了2030年的零污染、零排放、零交通事故、科技环保的未来汽车科技成就。
五、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上汽按照国家和市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实施了一系列调整项目:如锻造厂钢板弹簧和钢圈业务的退出,圣德曼公司关闭了传统的冲天炉、长风地区热加工企业皮尔博格公司和KS活塞公司的搬迁等。
六、实施污染综合治理,形成环境友好格局。“十一五”期间,上汽各企业积极做好污染物的治理工作,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从而使污染治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全面推广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和完善污染预防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环境管理新机制,实现了工业污染防治的根本性转变。在上汽三层次以上生产型企业中,有60多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七、发展循环经济业务,培育节能服务产业。目前,上汽相关企业已开展了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启动机、转向机、汽车空调压缩机、柴油发动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业务。上汽所属瑞贝德公司的发动机再制造业务已被国家列为试点单位。与此同时,上汽利用上海积极发展创意和节能产业的机遇,建成了国内首家节能环保产业平台——花园坊。还成立了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并为上汽实施节能减排提供服务支持。
八、打造绿色产业链,拓展节能减排领域。为了承担社会责任,上汽还积极探索将节能减排延伸到整个价值链。如上海通用通过实施“绿动未来”战略,即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在产品制造、入厂物流和供应商队伍方面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及降低原材料消耗,培养持续改进和高度环保责任的文化。
通过以上努力,上汽“十一五”万元产值能耗下降39.3%,圆满完成了下降35%的目标。(陆文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