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24年9月29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市场动态 固态电池产业化信号已经到来? 一周车市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固态电池产业化信号已经到来?

日前,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尤峥透露,东风即将量产能量密度为350Wh/kg的固态电池产品,并将加速自研下一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50Wh/kg。今年以来,我国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迎来“小高潮”,宁德时代、蔚来、上汽智己、赣锋锂业、广汽集团、欣旺达等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相继发布固态电池新品。

8月以来,不仅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相继发布全固态电池新品,电池材料技术领域也频频取得新突破。中创新航发布“无界”全固态电池,电池能量密度达430Wh/kg,容量为50Ah,计划于2027年装车。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国内龙头企业纷纷透露其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的进展和规划,日韩方面也有相关进展披露。

整体而言,整个固态电池产业正朝着“2027年左右上车、2030年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目标,规划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媒体观点

固态电池全面来袭 电池企业、车企等争相布局

财联社:固态电池概念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从产业化进度来看,目前国内主流电池企业发布的全固态电池产品,披露的量产时间基本上在2026-2030年。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不仅提升了电动汽车行业的潜力,还打开了电动航空、低空飞行器、机器人和军工等领域的机会。

金融界:2024年以来,我国固态电池行业出现半固态电池量产车型上市、半固态电池装车渗透率达到1%等边际变化,产业化信号已经到来。机构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有望达到1.2万亿元。

经济观察报:固态电池对中国庞大的电池产业链所带来的重构,以及液态电池何去何从等产业层面的内部颠覆问题,都需要找到应对方案。

三大阵营走“两条路线”

中国电子报:在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竞逐方面,中国、日韩及欧美企业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以丰田、日产、本田、LG、三星SDI为代表的日韩企业在硫化物技术路线布局较多;中国电池厂商中,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也选择了该技术路线;而欧美和部分中国企业以氧化物、聚合物路线为主。

经济日报:面对固态电池带来的颠覆性风险,以及日韩固态电池专利布局在全球暂时领先,我们要保持足够清醒,不玩概念或制造营销噱头,扎实推进固态电池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中国经营报: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事关科技主导权之争。国内企业聚焦被称为过渡技术的半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在短期内能够实现市场化,但全固态电池被视作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我国要防范全固态电池带来的颠覆性风险。

全固态电池:距离商业化还有半程?

经济日报:“半”与“全”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产品性能之别,更是商业化应用之难。目前还没有一条技术路线完全成熟,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在材料、电芯等方面存在不少挑战。

中国电子报:当前,即便不少企业已发布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但从实验室到工厂,商业化进程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对材料和化学体系的研究,以及高昂的成本是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中的阻碍。

每日经济新闻:卷的尽头就是卷“想象力”,尚未商业化的固态电池就是动力电池的“想象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