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1年6月12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观点 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何隐忧重重? 出租车何以频陷困局? 牵手斯巴鲁:谁将郁闷谁将笑? 建言艾睿铂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言艾睿铂

□ 作者 诗想

最近,认真读了一遍《AlixPartners艾睿铂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展望》市场研究报告,该报告数据翔实,观点鲜明,结论乐观,甚合吾意。

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家进入中国市场已经4年的全球性商业咨询公司,其调研报告虽然满纸方块字,但洋腔洋调依稀可辨,可谓“汉服虽然穿在身,你心依然是美国心”。

研究报告公开的时间是6月1日,其时间和标题足以吊人胃口,吸引眼球。

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在连续两年的超高速增长后,突然减速,4月份的汽车市场延续了上月的低迷态势,汽车产销出现自2009年2月以来27个月的首次负增长,也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恢复增长后的首次负增长。业内的悲观派和乐观派纷纷引经据典,演讲于论坛,著文于报章,博客于网络,不一而足。

恰在中国汽车界愁雾弥漫之际,艾睿铂适时地展望了2011年的中国汽车行业。本次研究对40多位在中国本土和海外汽车整车厂商及供应商的高管展开数据收集和调查,并就中国汽车行业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次调查是艾睿铂与上海美国商会和欧洲商会共同合作完成的,其权威性不言而喻。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近期中国的“轻型车”市场销售出现了放缓,参与此项调查的跨行业高管们对于市场的长期增长仍然非常乐观,他们认为在2016年之前中国汽车市场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至15%。其权威性同样不容置疑,俨然客观、科学。

且慢,这“轻型车”一词在美国,除了轿车、SUV和MPV外,把全尺寸皮卡和紧凑型皮卡也搜罗在帐下。而在中国,“轻型车”仅指轻型货车、轻型客车、轻型自卸车和轻型越野车。

艾睿铂在中国做“乘用车”市场研究,为何不入乡随俗,起用“乘用车”一词?而非要坚持“轻型车”混淆读者的视听呢。

另外,“轻型车”市场销售出现了放缓,高管们又怎么出“2016年之前中国汽车市场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至15%”这个非常乐观的结论?

即便艾睿铂的轻型车指的是乘用车,又怎么一下子开行到“汽车”道上了呢?中国读者对“汽车”的解读,习惯分为两大类:乘用车和商用车。而在该报告中,汽车、轻型车和乘用车夹杂出现,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该报告的措辞不够严谨,起码有点“酒驾”。

还有,该报告预计在2016年之前中国轻型车市场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至15%。基于哪几点因素呢?报告指出,这一增长预期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家庭财富的增长。目前,中国家庭年收入超过6万元人民币的城市家庭中,72%拥有一辆汽车,但是这个收入层的家庭只占所有城市家庭总数的20%,或者全国家庭总数的10%。因此,其增长潜力可见一斑。而在未来5年,收入超过这个门槛的家庭数量预计将翻一番。

艾睿铂就凭一个观点来支撑调查结论,说服力显然远远不够。在中国,6万元的年收入家庭还要面对不少的“吸金”行业,如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生病住院等等。可以说,在很多年收入6万元的家庭面前,汽车还只能是“神马”。

笔者建议,外国商业咨询公司在中国做市场调查,一须认真,二须本土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