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1年6月12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观点 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何隐忧重重? 出租车何以频陷困局? 牵手斯巴鲁:谁将郁闷谁将笑? 建言艾睿铂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何隐忧重重?

□ 作者 颜光明

“技术落后成为制约本土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关键。”

这是近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沪召开的“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贸合作论坛”上与会者们关注的共同话题。他们认为,尽管中国整车企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已成为汽车制造和市场大国,但从总的发展态势来看,还是有不少瓶颈和隐忧,无论是现状还是趋势都不容乐观。那么,当前汽车零部件的现状究竟怎样?

从论坛提供的事实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处于艰困和被动的局面。如在产业方面,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不足,人才和资金紧缺,产品进不了中高端配套体系,长期在低端市场徘徊等。在经营方面,没有市场的定价权,附加值低,多属于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等。相比之下,我国本土零部件与国外汽车零部件存在的差距要比整车还要悬殊。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选择在展馆里展出,从展品到展台都显示出既有实力又有形象的气势,而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数是组团参展,选择的是临时搭建的室外帐篷里的摊位展出,这种强烈的反差,显示出现实的挑战与严峻。

目前零部件的现状,业已成为制约自主品牌整车发展的瓶颈。这就证实了“整车是否上得去,关键看零部件”这句老话。

与会的专家们指出,汽车零部件是整车业的基础,要想做强自主品牌(整车)首先要做强本土零部件。这个问题不解决,做强汽车业只是一句空话。而与会的企业认为,现在问题的严峻程度就在于,当下不少本土零部件企业不仅难以跻身主流汽车的配套体系,连有些一线品牌的维修市场也较难进入。这种尴尬已经影响到自主品牌整车的品牌形象。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与会者们认为,关键还是没有坚挺的本土零部件作支撑,在行业内话语权有限。

“从零部件进出口状况就能看出问题的症结。”专家举例说,本土零部件出口量大,但金额小,而国外汽车零部件进口量小,却金额大。这就是说,进口零部件卖的是“猪肉价”'而本土零部件出口卖的则是“萝卜价”。原因除了本土汽车零部件(主要是指轿车零部件)历史短、技术基础差外,主要是不具备和整车(轿车)企业配套的实力(核心技术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对此,专家们呼吁,当前摆在汽车零部件行业面前的主要任务是亟待掌握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工艺和管理),提升创新能力,获取核心技术应是当务之急。

尽管这是个老话题,却为何远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以记者的调查来看,这里既有深层次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也有危机意识不强、散乱差现象的主客观原因。可以说,中国汽车业的真正痛点就在于此。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有些自主品牌整车之所以“技不如人”,关键是零部件拖了后腿,基础太弱。

内行人都知道,整车业的落后并不仅仅是整车本身,主要还是零部件产业不给力。如果深入了解就不难找到中国本土汽车的硬伤出在哪里。有人尖锐地比喻道,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实际上成了汽车大国“孔雀的屁股”。

目前,本土汽车零部件技术的主要来源是靠仿制为主,还谈不上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仅停留在产品制造的层面,质量水平不高,而且低水平重复的企业很多。

中汽协副秘书长董建平介绍说,现在不少企业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只注重制造设备的引进或更新升级,仅仅满足于仿制,还远没有进入技术创新的层面。这样就很难达到与主流汽车(整车)配套的要求。多数零部件企业只能为低端自主品牌(整车)配套。同质水平的企业多,靠拼价格,在一个很小的盘子里抢豆子,形成同行的恶性竞争。

而从不少零部件企业的业务构成来看,主要还是由外商提供零部件实物或图纸生产'实际上是属于代工性质'啃的是骨头'用汗珠子换利润。结果是'这样的产品还很难进入国内外一线整车配套体系'即便是出口'也只能进维修市场。事实上不少本土零部件企业连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又谈何技术创新?

对于这样的现状,中汽零部件公司总裁陈康仁在发言中指出,我国本土零部件产业从总体上来看,集中度低、规模小、模式单一、缺乏公共平台,重复投入多、自主能力差,缺乏核心技术、协同能力弱、没有集约化经营等。他认为,本土零部件企业不能再单打独斗下去,需要改变思路,建立平台,形成合力,集中资源,走集约化的创新之路,以此扭转当下局面,寻求突破,改变现状。这种急迫触动了大家的神经,尤其是众多的中小零部件企业。

但也应看到,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了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不少零部件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专家建议,在国家政策大力鼓励“走出去”的背景下,给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有实力的零部件企业,要抓住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的机会,以各种适合的方式(购买技术许可证、参股、控股、兼并),寻求企业合作,获得成熟技术,加速提高自己的制造水平,进入高端市场。

从长远考虑,充分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全面地和外国独立研发机构、大学合作,才能改进现有产品技术和制造工艺,结合我国自主品牌整车的产品研发,开发零部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通过长期战略合作,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逐步掌握核心技术,跟上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

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与会的专家普遍看好,他们形容,这是“中国时代到来了”。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除了市场提供支撑外,还有相关政策的给力。专家们分析,本土零部件的出路可以是多元的,如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建立创新和研发平台等,促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价值提升,获得新的技术等。陈康仁表示,他们将发挥中汽零部件公司在行业中的资源和影响力优势,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等。来自美国的零部件专家认为,中国零部件企业要走出去,进入整车配套体系,首先是品质,其次是服务,再就是诚信。

毋庸置疑,未来零部件行业是继整车行业又一个“掘金”的行业。这是基于汽车真正的“含金量”在零部件的事实,是整车对于零部件依存度加剧所致。为防止汽车核心技术“空心化”'从现在起,国家应该重视零部件,夯实基础。只有这样,整车才有底气,走向汽车强国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