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报电子报

2011年7月31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5

上海汽车报观点 想爱新能源汽车不容易 该反思客车逃生设计了 “落后电池”阻挠“超车” “达芬奇乱码”反思 五部委的力度有多大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上海汽车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后电池”阻挠“超车”

□ 作者 伟文

伟文

最近,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在参加长春国际汽车论坛时说的一席话可能让前段日子笃信“弯道超车”论的人士吃惊了。

陈院士指出,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很快,但存在两个明显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缺乏深层次技术,比如电池的化学问题、物理问题、温度问题、结构问题等,没有能够建立数学模型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另一个缺点是缺乏评价体系,比如电池的安全性怎么样,在高温、低温环境下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些都没有一个好的评价。

换一个角度说,就是对于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中占据主流方向、公认具有“弯道超车”实力的电动汽车,占据其核心位置、类似于传统汽车发动机地位的主要构件电池上,目前权威人士给予的评价:一是“不知其所以然”,目前无法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来描述问题,并为解决现实运行使用中的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二是无法评判,也就是最基本的安全性、可靠性还无法得到保障。

一段时期以来,发展新能源车正逐渐成为国内汽车业的一大主流。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发布,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颁布等等,使中国的一些车企仿佛看到了一条赶超国外汽车巨头的“捷径”:由于在传统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与国外的差距较大,短时间内难以超越;而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方面,国内外似乎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更有一些专家指出:“中国跟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技术差距最大的就是发动机,纯电动汽车不用发动机,所以它是一个突破口,是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条途径,毕竟我国的电池材料,电机技术,与国外相比,虽然也有差距,但不像发动机差距那么远,如果把这一块加紧做好,还是有可能缩短和国外整车方面的距离的。”

很显然,主张“超车”论的专家把超车的希望或者说立足点建立在一个假象中,那就是电池及其他技术与国外差距不远,且容易赶上。

如今,陈院士的话无疑对此泼了一大盆冷水。无论从开始做的基础,还是到做好后的评判,我们都没有话语权。作为佐证的是,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近期指出,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差距比较大,从该中心的测试结果看,目前看不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领先”的迹象。2005年以来,王子冬所在的测试中心对国内外100多种动力电池进行了检测,同时考察走访了国内多家电池企业,但考察得越多,王子冬对国内电池行业的担忧越深。对于国内一些电池企业宣称的电池寿命能达到充放电次数5000—6000次(充放电次数越高表明电池寿命越长)以上乃至更多,王子冬表示:“我们中心测试过的国内动力电池还没有达到这一水平的。从测试结果看,还是国外企业的动力电池寿命更长久。”

在电动车成本构成中,仅电池成本就占了大约一半。拥有一家具有核心技术的电池企业,就意味着拥有50%核心技术的电动车成本控制权。如果没有电池技术的重大突破,电动车的产业化只能是空谈。看来,电池的落后已经实实在在地阻挠了中国车企的“超车”,如果要“强行超车”,说到底还是重返外购核心配件的老路,只不过这回要买进的是电池方面的了,不然,又怎么个超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企业公示 | 手机版
主办单位:上海汽车报社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6052313号-2